北大教授姚洋:北京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%,而全国的平均升学率只有50%。高考资源分布不均,很多人就会朝着北京,上海这样高考录取率高的地方去。但是资源是有限的,这么半呢?靠价格去决定,没有房屋不能落户,没有户籍不能入学。人为的将人分为了三六就等。 大量的人前往录取率高的地方,为了能让孩子参加高考就需要费心竭力地获得户籍,而户籍又是和房屋绑定的,导致房价越来越高。有钱的人就能买得起房就能获得户籍,孩子能在容易录取的地方参加高考,能上名校的几率更高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,有钱的人后代大概率还是有钱的,没钱的人后代还是没钱。人为的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。 户籍制度确实在资源的分配上存在不均匀,但是这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造成的。姚洋教授还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看法。 姚洋教授:可以实行全国一张卷,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户籍制度造成的录取不公 但是全国一张卷本身就是一个大瘟疫,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,各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差距是非常大的。全国一张卷确实解决了录取不公的问题,所有人凭借自己的能力说话,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。但是让那些没有足够教育的贫困地区怎么办? 明初科举实行全国一张卷,但是为什么上榜的全是南方学子,后来改成分为南北榜?就是教育水平不同。 如果实行了全国一张卷,那可以肯定江苏,广东,河南,浙江这几个地区肯定能够独占鳌头,没有那几个省份可以与之竞争。之前不是还说其他省份的一本在江苏河南,江苏就是个大专的水平嘛! 各省的教育水平注定了不能使用全国一张卷的方法,但是户籍制度也确实尤其不合理性。户籍制度是一项时代的产物,在经济快速发展,人口流动快速的今天已经有些跟不上步伐了。 解决高考录取的地区差异,应该是将资源按照人口比例进行分配。比如北大计划招生3000人,全国参加高考人数有1500万人,那每一万人就分配2个北大录取名额。像河南有80万考生就分配160个名额。这样就没有了地区差异,各省在内部自己竞争。即考虑到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又消除了户籍的限制。 香奈儿包包2021新款 https://www.sumipvc.com/product-tag/2021chanel/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