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陈赓3次入朝,李奇微直呼他哪里是来打仗,分明是来修地下长城的

2022-06-07| 发布者: 青年资讯网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朝鲜战争时期,联合国军的优势火力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困扰,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,志愿军都是以血肉之躯对抗...
手机电影在线看最热影视 https://www.shoujidy.org

朝鲜战争时期,联合国军的优势火力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困扰,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,志愿军都是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铁洪流。待敌方主帅换成野战专家李奇微之后,志愿军的处境愈发艰难,伤亡人数激增。陈赓大将在仔细研判了战场情况之后,执行了一项战术,顺利解决了志愿军的困境。

事实上,陈赓并非志愿军主帅,他当时正率领军事顾问团在越南指导越军与法军作战,取得了不俗的成果。

1950年,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,将朝鲜人民军打的节节败退,战线一路推进至中朝边境附近,中国东北频繁遭到敌机轰炸。

党中央在认真审视了战局之后,决定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,对抗联合国军,并在前两次战役中接连获得大胜。

联合国军在吃亏之后,更换战场指挥官,并改变战略部署,想要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。毛主席对此极为重视,立即将陈赓从越南召回,派往朝鲜半岛,勘察地形的同时,综合各类战报,判断联合国军可能做出的调整,提前予以应对。

陈赓于1950年11月抵达志愿军总部,在听取了各部队的汇报之后,将其归纳整理成一份总结文件,呈递给党中央。

正当他准备赶赴前线深入调研的时候,越南的局势开始恶化,法军攻势陡然凌厉起来,胡志明独木难支,向北京求援。毛主席只好又将陈赓从朝鲜召回,派往越南救急。

时间来到1951年,联合国军突然向志愿军发动大规模进攻,志愿军因为后勤补给困难,兵力分散,气候状况恶劣等原因,一时有些难以应对。

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连夜回到北京向毛主席求援。此时越南战事已经停息,陈赓也回国休养,毛主席便命令他率领第3兵团入朝参战。

联合国军的指挥官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之后,发明了磁性战术,即在志愿军进攻时互相边打边撤,待志愿军消耗完弹药和粮食,准备回撤的时候,再黏上去追击,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

陈赓为了应对这一情况,向彭老总建议暂停大规模进攻,所有部队原地驻守,先稳住战线,再通过小规模的突击蚕食敌人。

在部队视察时,陈赓听战士们说美军的炮火十分猛烈,杀伤力惊人,于是便将越南战场的先进经验照搬过来,让战士们广修工事,挖掘地道与猫耳洞,并用交通壕互相连通,构成一个立体、坚固的防御体系。敌人一旦发动炮击,战士们就能立即转入猫耳洞中躲避,等到敌人冲锋时,再出来迎战,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手。

这一战法非常奏效,在多次小规模战斗中帮助志愿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。李奇微的战略部署完全被打乱,一线部队屡次碰钉子,再也无法前进一步,他不禁感叹道:陈赓哪是来打仗的,分明是来修地下长城的!

除此之外,陈赓还让部队挖了一条长约200多公里的坑道,用以躲避敌军轰炸,运送物资。志愿军因此获得大批补给,战斗力比之前更加强悍,反观联合国军则士气低落,厌战情绪蔓延,将帅离心情况严重。

不久之后,陈赓因为要处理一些琐事,急匆匆赶回国内,1952年经由毛主席钦点,再次奔赴朝鲜,接替彭老总出任志愿军司令员。

他继续命令部队进行土工作业,在地下修建了仓库、餐厅、厕所等基础生活设施,以做坚守之用。同时加强战略纵深建设,组建强大的机动部队,随时准备应对敌军的大举进攻。

联合国军在1953年尝试进行过攻坚,均遭到强烈抵抗,虽付出惨重伤亡,但仍无法前进一步。其指挥官认为部队已是强弩之末,再无改变战局的可能,为今之计只有和谈,于是便邀请中方在板门店会晤,最终,经过长时间的磋商,中、朝、美等国签署了停火协定,朝鲜战争就此正式画上了句号。

朝鲜战争是人民军队守卫国门之战,志愿军战士们在面对占尽优势的敌人时,依靠着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战术配合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,遏制了资本主义阵营的扩张,保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,使中华民族不再遭受战火波及,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宁的生活。正如毛主席所说,他们是最可爱的人,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!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青年资讯网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青年资讯网 X1.0

© 2015-2020 青年资讯网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